我的书桌上总放着一个毛线团,每当指尖触碰到柔软的毛线,就会想起妈妈的那双手 —— 那双手不算好看,却总能织出温暖,熨平生活里的褶皱。

小时候,我最期待冬天。每到降温前,妈妈就会坐在阳台的缝纫机旁,指尖捏着彩色毛线,在织针间翻飞。她的手很巧,原本杂乱的毛线,经她一绕、一挑、一勾,没多久就能变成带着花纹的围巾或手套。我总爱趴在她腿上,盯着她的手看:“妈妈,你的手怎么这么厉害呀?” 妈妈笑着把刚织好的毛线袜套在我脚上:“等你长大了,妈妈教你。” 那时她的手很光滑,掌心带着淡淡的肥皂香,裹着我的脚时,暖得像小太阳。
后来我上了小学,妈妈的手开始变得忙碌。每天清晨,她的手会在厨房忙碌,铁锅、瓷碗在她指间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豆浆和金黄的煎蛋就摆在了桌上。放学回家,她的手会接过我的书包,轻轻拍掉上面的灰尘;写作业时,她的手会帮我把皱巴巴的作业本捋平,再递来削好的铅笔。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染黑了她的袖口,她却没生气,只是用手揉了揉我的头发:“没关系,妈妈洗一洗就好。”
上了初中,我发现妈妈的手变了。她的指关节开始有些突出,虎口处还多了几道浅浅的裂口,那是常年做家务留下的痕迹。有次我发烧,夜里迷迷糊糊中,感觉一双微凉的手贴在我的额头,又轻轻帮我掖好被角。我睁开眼,看见妈妈坐在床边,眼里满是担忧,那双手正轻轻握着我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让我瞬间安心下来。
去年母亲节,我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支护手霜。当我把护手霜递到她手里,帮她挤出一点涂在指尖时,才发现她的手已经不再光滑,却依旧那么温暖。妈妈笑着说:“浪费钱干啥,妈妈的手不用这么金贵。” 可我分明看见,她的眼角闪着光。
妈妈的那双手,没有漂亮的饰品点缀,却织过温暖的毛线,做过喷香的饭菜,擦过委屈的眼泪。这双手或许会慢慢变老,长出更多细纹,但它传递的爱,永远不会褪色,会一直陪着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