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将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石块照得温润如玉。我站在老街的巷口,望着那些斑驳的砖墙和褪色的木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老街的早晨总是从吆喝声开始。卖豆浆的老伯推着木制独轮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伴随着"热豆浆嘞——"的叫卖声,唤醒了整条街道。隔壁的王阿婆会准时打开蒸笼,白雾般的蒸汽裹挟着烧麦的香气,从她那扇雕花木窗里飘出来。这些声音和气味,构成了老街独特的晨曲。 午后,老街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总爱在"德记"杂货店门口跳格子,用粉笔画在青石板上的格子,不知被多少代孩子的鞋底磨得模糊不清。街角的剃头铺里,张师傅的剃刀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他一边给老主顾刮脸,一边讲着民国时期的老故事。阳光透过剃头铺的布帘,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黄昏时分,老街的烟火气最浓。李婆婆的煤球炉子上炖着腌笃鲜,香气能飘过三条街;铁匠铺里,老铁匠王师傅锤打铁器的叮当声,与远处传来的炒菜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我最喜欢看陈伯修伞,他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针引线,那些破损的油纸伞在他手里重新焕发生机。暮色中的老街,就像一幅被岁月浸染的水墨画,温暖而宁静。 如今,老街两旁的许多店铺都已改头换面,但那些深深刻在记忆里的画面却从未褪色。每当我走过这条街,仍能听见童年的欢笑声,闻到邻里间的饭菜香,感受到那份淳朴的人情味。老街不仅是一条街道,更是一座承载着记忆的博物馆,保存着我们最珍贵的乡愁。
站在老街的尽头回望,那些斑驳的墙面、古老的门窗,都在默默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时光的痕迹,收藏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老街的记忆,就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