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后院种着两棵苹果树,每到春天,枝头便缀满粉嫩的花苞,热闹得像缀满了星星。可每年五月,爷爷总会拿着剪刀,对着满树的小苹果 “狠心” 下手 —— 他要把长得太密的果子剪掉大半,只留下稀疏的几串。

我蹲在树下,看着满地掉落的青苹果,心疼地拉住爷爷的手:“这么多果子都扔了,多可惜啊!” 爷爷却笑着摇头,用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枝头留下的果子:“丫头,你以为留下的越多越好?树的养分就这么多,都分给它们,最后个个都长不大,还会把树累坏。舍得剪掉一部分,剩下的才能长得又大又甜。”
那时我似懂非懂,直到那年秋天,看着枝头挂满拳头大的红苹果,咬下一口脆甜多汁,才忽然明白爷爷的用意。那些被舍弃的青果,不是浪费,而是为了让更优质的果实汲取足够的养分,这是果树生长的智慧,也是人生的道理。
去年夏天,我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为了能拿奖,一口气报了素描、水彩、漫画三个类别。每天放学后,我既要练素描排线,又要琢磨水彩调色,还要构思漫画剧情,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可越忙越乱,素描线条总画不直,水彩颜色也涂得浑浊,漫画脚本更是改了又改,始终不满意。
比赛前一周,我看着满桌混乱的画纸,想起爷爷剪苹果的场景。咬咬牙,我决定放弃素描和漫画,只专注于最擅长的水彩。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再焦虑赶工,而是静下心观察光影变化,慢慢调配每一种颜色,仔细勾勒每一处细节。最终,我的水彩画《雨后荷塘》获得了一等奖,画面里荷叶上的水珠仿佛能滴下来,荷花的粉嫩也透着灵气。
原来,人生就像打理果树,总有需要抉择的时刻。舍弃不是失去,而是为了腾出空间,让真正重要的事物得以生长;放弃不是退缩,而是为了集中力量,在擅长的领域绽放光芒。就像爷爷舍弃多余的青果,换来了满树甜美的收获;我舍弃了不擅长的领域,换来了绘画比赛的成功。
这便是舍与得的智慧 —— 懂得放下繁杂的执念,才能拥抱更珍贵的所得,让人生在取舍之间,绽放出更从容、更丰盈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