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团绿,渐行渐远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2/10/19 22:42:00   移动版

  张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对我而言,回忆更是故乡青团的味道,是满嘴的醇香、满脸的笑意、满腹的厚實。

  清明节前后,照例要回老家扫墓。我的老家在镇子西边的山沟里,旁边有溪水顺流而下,流进小镇。清明节时,我们成群结队到山林墓地里去扫墓。一路上,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一团绿绿的东西在吃,那就是青团。

  在温州地区,制作青团,大部分人用的原材料是绵菜,它成就了“青”,而米粉成就了“团”。青团里的馅,大部分是肉丁、笋丁,有时也会用雪菜、豆腐干等食材。村民中心有一个做青团的场所,妇女们将地里刚摘来的绵菜清洗后,放到几个石臼里,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舞动起手中的捣杵。待绵菜被捣成泥时,再往凹槽里加入米粉,直捣到米团韧劲十足,再取出,分成小团,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馅料,然后揉搓成一个个青团,最后放入大蒸笼。热气从村民中心的窗口弥漫开去,如同信号一般,很快有嘴馋的村民闻“气”而来,直接就狼吞虎咽起来。不管来不来,每家每户都可以分到青团,这也是清明节的村集体活动之一。

  外婆喜欢在自家庭院做青团。清明节前几日,她就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的捣碎是一大难题,以往大家都到村民中心用石臼捣绵菜,但这几日人特别多,要排长队。于是,外公新买了一把铁锤,把绵菜放在石板上捣碎,然后把菜泥和米粉放在脸盆里用手揉搓,常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一回,我脱了鞋,跳到脸盆里狂踩,妈妈气得上前揍我,我就溜到房间里躲着,外婆在门口咯咯笑。面团揉好后,接下来是放馅,自己家里做,放的馅往往会更多样化一些:有肉丁、笋丁,有豆腐、干菜,还有豆沙等。这些青团在外形的制作上也很讲究,分为三类:第一类用于祭祖,通常包成圆形或心形,以表敬意;第二类自己吃,就随意些,通常做成圆形;第三类要参赛,心形、方形、星形,各式各样。村中经常会举行做青团比赛。

  春去秋来,我渐渐感到一切都变了——村民中心冷清了下来。石臼沾满了灰尘,做青团比赛停办了,热闹的人群也不见了……只有几个老年人在呵呵地笑着聊天……

  而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亲朋多居家隔离。我已很久没有吃到那熟悉又美味的青团了。

  雨静静地下着,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山沟里的老家,耳边似乎又响起做青团比赛的欢声笑语,还有外婆的咯咯笑声……

  【老师评】

  本文以物为线,借物抒情。小作者以细腻的语言描绘青团的制作及美味,更以细致的描写,将那“一团绿”有关的画面定格。老家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帧帧快乐而感伤的画面,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家乡的风物是故乡的标志,更是一种乡土情结。如果说“一团绿”是这篇文章的面纱,那么对渐行渐远的传统习俗的追忆和眷念就是面纱背后的灵魂,文章的意境亦由此漫溯到更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