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麻雀作文500字五篇
更新时间:2025/8/4 21:26:00   移动版

  窗外的麻雀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爬上窗台,窗外的麻雀们就已经开始了它们的晨曲演奏。这些活泼的小精灵,总是用欢快的啁啾声唤醒沉睡的清晨。

  我趴在窗台上,静静地观察着这些可爱的小邻居。它们有着棕灰色的羽毛,胸前点缀着黑色的斑点,像穿着一件精致的花呢外套。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圆溜溜的黑眼睛,像两颗晶莹的黑宝石,总是机警地打量着四周。麻雀的爪子小巧玲珑,却能稳稳地抓住细细的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摆也不掉落。

  这些小家伙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活动。它们时而在电线上排成一排,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时而在草坪上跳跃觅食,细小的爪子快速地抓扒着地面。我经常看见它们啄食着面包屑,小脑袋一上一下地动着,模样可爱极了。有时候,它们还会为了一粒米而互相追逐,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麻雀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它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记得去年下大雪时,我看见几只麻雀挤在空调外机的缝隙里取暖,它们紧紧挨在一起,小脑袋缩在羽毛里,只露出黑亮的眼睛。而到了夏天,它们又会在树荫下乘凉,时不时地扑扇着翅膀散热。

  这些窗外的小邻居教会了我许多。它们虽然渺小,却活得自由自在;它们虽然普通,却充满生机与活力。每当我学习疲惫时,只要看看窗外这些欢快的小精灵,心情就会变得轻松愉快。麻雀们用它们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方式提醒我:生命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细节里。

  窗台上的小客人

  晨雾还没散尽时,窗台就落了几只麻雀。灰扑扑的羽毛沾着露水,蹦跳着啄食爷爷撒的小米,小爪子在玻璃上划出细碎的声响,像谁在用铅笔轻轻敲窗。

  我趴在书桌前写作业,它们总爱歪着脑袋看我。有只胆大的,竟跳到台灯底座上,尾巴一翘一翘的,把影子投在练习册的算术题上。笔尖刚碰到纸,它 “扑棱” 一声飞起来,翅膀扫过窗台上的仙人掌,带起根细小的刺,慢悠悠飘落在我的橡皮上。

  奶奶晒在竹竿上的谷穗,是麻雀们的盛宴。它们成群结队地落在绳结上,啄得谷粒 “簌簌” 往下掉。有次奶奶举着竹竿去赶,它们呼啦啦飞起来,却不飞走,就在晾衣绳周围盘旋,像片会移动的灰云。等奶奶转身进了屋,又 “呼” 地落回来,继续埋头啄食,小眼睛里闪着机灵的光。

  下雨天最热闹。麻雀们挤在阳台的雨棚下,抖着湿漉漉的羽毛,互相用尖喙梳理。雨珠从它们的尾羽滴落,砸在积水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我偷偷撒把面包屑在窗台上,它们先是警惕地蹦开,确认安全后,立刻围拢过来,抢食的模样像群争糖吃的孩子。

  夕阳西下时,麻雀们会停在对面的电线上。密密麻麻的小身影排成长长一串,叽叽喳喳的叫声混着晚归的车流声,像支热闹的歌谣。我数着它们的数量,数着数着就乱了 —— 它们总在我眨眼的瞬间,换了位置,仿佛在玩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捉迷藏。

  现在我的窗台上,总放着个小小的瓷盘,里面盛着小米。每天清晨,那些灰扑扑的小客人都会准时赴约,用它们的叽叽喳喳,把新的一天叫醒。原来平凡的日子里,藏着这么多毛茸茸的欢喜,只要你愿意停下来,就能听见它们翅膀扇动的声音,轻得像梦,却真实得让人心暖。

  窗外交响乐

  每天清晨六点二十分,窗外的防盗窗格准时变成五线谱。三只麻雀作为固定乐手,在铁栏杆上排出"哆来咪"的阵型,它们啄食晾衣绳上掉落的小米时,喙与金属的碰撞声恰是天然的节拍器。

  领头的是只尾羽残缺的老麻雀。它总把第一粒食物让给最瘦小的同伴,自己却昂首警戒的模样,活像位退役的老兵。有次暴雨突至,我看见它张开翅膀为同伴挡雨,羽毛淋湿后露出皮肤上蚯蚓状的疤痕——那是去年被野猫袭击的勋章。

  最活泼的要数那只翅膀带白斑的年轻麻雀。它常偷啄我挂在窗边的风铃,当金属管叮咚作响时,就兴奋地跳起转圈舞。上周它不知从哪叼来一朵蒲公英,插在空调外机的缝隙里,那簇白色绒毛在风中坚持了三天,成了我们之间的秘密信号。

  现在我的窗台常备着小米和浅水碟。它们吃饱后,总用喙轻叩玻璃,仿佛在说"谢谢"。而当我在题海中抬头,看见它们歪着小脑袋打量我的作业本时,忽然觉得这些褐色的音符,或许比任何励志标语都更能治愈初三的疲惫。毕竟,连麻雀都知道把日子过成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明天的晨光准备好新鲜的曲谱呢?

  窗外的麻雀

  清晨六点,窗帘还半拉着,一束淡金色的光悄悄爬上书桌。窗外传来“啾啾”两声轻唤,像谁用羽毛拨动空气。我放下笔,看见那只熟悉的麻雀正落在防盗网边缘,小脑袋左顾右盼,黑曜石般的眼睛映出我刚睡醒的脸。

  它不过巴掌大,灰褐色的羽毛被晨风梳理得蓬松柔软,胸脯像一小团温暖的绒球。它先是用喙啄啄铁网,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又像对自己的“演奏”不甚满意,抖抖尾羽,换了个角度继续。我屏住呼吸,怕惊扰这小小的音乐会。楼下传来晨练的广播声,它却毫不慌张,反而仰起头,跟着节奏轻轻点头,仿佛在为鼓点打拍子。

  几分钟后,它扑棱棱飞进对面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一群麻雀瞬间从枝杈间跃起,像撒向天空的灰褐色音符。它们在晨光里划出短促而有力的弧线,又倏地落回枝头,叽叽喳喳交换着昨夜的新闻。那只领头的麻雀——我猜就是刚才唤醒我的那一位——站在最高处,昂首挺胸,像指挥家挥动无形的指挥棒,整个树冠便成了一座流动的音乐厅。

  我悄悄推开纱窗,一股带着露水味的凉风钻进来。麻雀们似乎察觉到了观众,齐刷刷歪头看我,又“呼啦”一声集体起飞,掠过楼顶,消失在远方的电线之间。只留下几片飘落的梧桐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演出结束后的谢幕礼。

  我重新坐回书桌,心里却盛满了轻盈的音符。那只小小的麻雀,用不到五克的重量,撬动了整座清晨的重量。原来,生活不必波澜壮阔,一声“啾啾”、一次振翅,就足以让平凡的日子开出花来。

  窗外停着几只麻雀

  “轰轰”随着推土机在二中操场上工作。我呆呆地坐在窗前。

  这时,几只小麻雀停在窗外的阳台上。叽叽喳喳地在议论着,我很好奇,就认真听起来。

  在中间的黄头小麻雀说:“哥,我们搬哪去好呢?我真舍不得走。”比它大一点的麻雀说:“我也不知道。唉!现在,人类生活好了,大工厂,小工厂到处都是,整天排毒水,放黑烟,把我们的小鸟不是给熏死了,就是被呛死,还有的被弄的无家可归。”“对呀!我们很多同胞都成了流浪鸟了!叽叽!”最小的麻雀发话了。“这些还好。一些鸟更逃不过人类的‘法网’。天鹅哥哥,丹顶鹤姐姐都因为羽毛漂亮,被人们抓去后,拔出羽毛做成大衣。鹦鹉婶婶,八哥大叔和一些会唱歌的小鸟们都成了人们的笼中俘虏。”大麻雀叹了口气。“叽叽,在六楼关着一只鹦鹉大哥,它对我说:‘这里虽然有吃有喝,不用经历风吹雨打,可我不喜欢,我喜欢飞,飞到蓝天上去,蓝天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我可不希望被人类抓去。叽叽。”最小的麻雀说。“原先,我们麻雀数量繁多,可渐渐我们数量少了许多,不是被农药毒死就是被人们抓去当餐桌上的食物,有的人想要把我们样养在笼子里,可是,我们麻雀家族是一个不愿受约束的家族,我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个不以死抗争的。尽管我们也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了,但是,抓我们的人还是很多。”黄头小麻雀悲伤地说。

  “叭”我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麻雀觉察到了危险,惊恐地拍拍瘦小的翅膀飞去了。留下的只是几声叹息。

  我真想大声呼唤:“还小鸟一片蓝天,还动物一片绿林,还我们一颗美丽的蓝色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