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支架
在我的书桌上,静静地立着一个蓝色的手机支架,它是我上个月网购时顺便买来的小物件。这个看似普通的支架,却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
这个手机支架是可调节的金属材质,银蓝色的表面在阳光下会泛着柔和的光泽。它有三段式调节功能,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最高能立到和我的视线平齐的位置。底座稳稳地"抓"在桌面上,就算我不小心碰到手机,它也不会倾倒。我特别喜欢支架顶端那个硅胶防滑垫,摸起来软软的,却能牢牢固定住手机,不让它滑落。
这个支架成了我上网课的好帮手。以前上网课时,我总是要把手机架在书本堆上,要么角度太低脖子酸,要么位置不稳总担心会掉下来。现在有了这个支架,我只需要轻轻一放,就能把手机固定在最舒适的位置。妈妈还发现它能当平板支架用,我看网课视频时,把iPad架在上面,连眼睛都不用多眨一下。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个小小的支架还成了我和爷爷奶奶的"亲情纽带"。每周视频通话时,我把手机架在支架上,一边写作业一边和爷爷奶奶聊天,他们总能看见我认真学习的样子。上周奶奶还特意打电话来说:"看见你架起的小架子,我们打视频电话都更安心了。"
这个蓝色的手机支架虽然不起眼,却让我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它教会我,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的物件,只要用对了地方,就能带来大大的便利。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我书桌上不可或缺的好伙伴,默默地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认真学习的日子。
我的银色手机支架
书桌的角落,我的银色手机支架总保持着张开的姿势。金属杆能随意弯折,像条灵活的小蛇,底座是块圆形的磁铁板,稳稳地吸在桌面,支架顶端的 “小爪子” 裹着软胶,托着手机时不会留下划痕。
这是爸爸用旧零件做的。他下班回来蹲在工具箱前,把废耳机线里的铜丝缠在金属杆上:“这样能随便调角度,上网课不累脖子。” 做好的那天,他把我的手机架上去试了又试,调整到刚好和视线平行的高度,指尖的油污蹭在支架上,像点了几颗小星星。
上网课时,支架是最贴心的助手。手机稳稳地立在面前,老师的脸看得清清楚楚,我可以腾出手记笔记。有次支架突然松了,手机 “啪” 地歪向一边,屏幕里的老师还在讲课,我和同桌隔着屏幕笑出了声,赶紧把支架掰回原位,金属杆发出 “咯吱” 的轻响,像在认错。
周末用它看纪录片,我把支架掰成低角度,手机斜斜地靠在书本上。镜头里的企鹅在雪地里走,我边吃橘子边看,橘瓣的汁水溅到支架上,亮晶晶的。妈妈走过来说:“小心点,别弄脏了爸爸做的宝贝。” 我赶紧用纸巾擦,软胶垫上的橘子香却擦不掉。
现在支架的金属杆上有好几道弯痕,都是我调角度时弄的。每次用它,都能想起爸爸缠铜丝时专注的侧脸。这只手机支架早就不只是个工具了,它藏着爸爸的巧思,藏着课堂上的笑声,藏着我用它架起的每一段时光,像只温暖的小手,稳稳托着生活里的小确幸。
小章鱼支架
我的手机支架是只淡蓝色的"小章鱼",硅胶材质的触手可以随意弯曲,底座稳稳地吸在书桌上,像极了海洋馆里扒着玻璃不肯走的那只章鱼宝宝。
它是个称职的"手机保姆"。看网课时,三只触手会缠住手机两侧和底部,确保屏幕始终保持最佳角度;视频通话时,它的吸盘底座又能牢牢固定在茶几上,省去了我不断调整的麻烦。最有趣的是它的"柔术表演"——当我躺着看剧时,它能把自己扭成问号形状,让手机悬在我眼前,活像只殷勤的侍者。
支架背面有道浅浅的牙印,是家里的小狗马克的"签名"。那次它误把支架当成磨牙玩具,没想到硅胶材质反而保护了它的乳牙。现在这道痕迹成了防伪标识,每次朋友来家都会好奇地摸摸这个"勋章"。
如今"小章鱼"的吸力不如从前了,触手也因长期弯曲出现了白色折痕。但每当我需要腾出手做笔记,它依然会立刻用柔软的肢体接住手机,像忠诚的水手抓紧桅杆。在这个低头族遍地的时代,这个小小的支架,就这样默默守护着我和手机之间的安全距离。
我的手机支架
我的手机支架是一只灰色的小长颈鹿,身高只有十厘米,脖子却倔强地向前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四条短短的腿稳稳站在桌面,脚底还贴着防滑硅胶垫,像穿了四双隐形运动鞋。它本是妈妈网购时送的赠品,却被我一眼相中,从此成了书桌上的常驻嘉宾。
每天晚饭后,我把手机横放在长颈鹿的“脖子”凹槽里,角度刚好四十五度,既不低头伤颈椎,又能在写作业的间隙瞄一眼网课回放。刷题到崩溃时,我会点开音乐软件,长颈鹿就昂首挺胸,化身迷你乐队指挥,让音符顺着它的脖子滑进耳朵。偶尔被难题困住,我盯着它无辜的大眼睛发呆,仿佛在问:“这道题你会吗?”它依旧保持沉默,却用稳稳的姿态提醒我:先深呼吸,再动笔。
上周三晚自习,宿舍突然熄灯,室友纷纷抱怨。我灵机一动,打开手机手电筒,长颈鹿立刻变成一束光的灯塔,把练习册照得雪亮。光斑里,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真正的大长颈鹿把头探进窗户。那一刻,我觉得它不再只是塑料支架,而是陪伴我熬过黑夜的温柔守卫。
如今,它的脖子上已被我贴满考试倒计时贴纸,颜色斑斓,像一条微型围巾。每当我疲惫抬头,看见那只昂首的小长颈鹿,就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说:脖子伸长一点,视野就会更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