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作文600字四篇
更新时间:2025/7/27 17:49:00   移动版

  老街漫行

  周末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骑楼,我攥着刚买的糖画走进巷口,麦芽糖的甜香混着隔壁裁缝铺的樟脑味,在青石板路上慢慢漾开。

  街角的修鞋摊前围了三个老人,穿蓝布衫的师傅正用锥子穿孔,麻线穿过皮革的 “簌簌” 声里,夹着他们讲不完的陈年旧事。对面的花店飘出铃兰的清香,穿碎花裙的老板娘正往玻璃瓶里插满天星,指尖沾着的金粉随着动作飘落,像撒了把星星在柜台上。

  转过第二个巷口,忽然听见叮叮当当的铜器声。老银匠坐在小马扎上敲打银镯,小锤起落间,银片渐渐弯出月亮的弧度。我踮脚看他在镯身錾刻缠枝纹,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他的白发上,和银器的光混在一起,竟分不清哪缕更亮。

  巷尾的酸梅汤摊前排着长队,穿白背心的大爷掀开玻璃罩,酸香瞬间漫过来。我接过冰镇的酸梅汤,玻璃杯外凝着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进袖口,凉丝丝的舒服。旁边卖皮影的摊位上,孙悟空的剪影正随着灯光晃动,操纵皮影的老师傅哼着秦腔,调子被风吹得忽远忽近。

  暮色染红骑楼的飞檐时,我咬着刚出炉的芝麻饼往回走。饼渣落在衣襟上,像沾了些碎金。原来逛街从不是为了买什么,那些藏在吆喝声里的烟火气,那些握在手心的温度,早已把寻常日子酿成了最甜的滋味。

  周末街景

  周日的商业街总是醒得特别早。才九点钟,阳光已经斜斜地穿过梧桐叶,在柏油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踩着这些晃动的光斑往前走,耳边传来早点铺子揭蒸笼的"噗嗤"声,一团白雾裹着肉包子的香气扑面而来。

  服装店的老板娘们正把模特搬到街边。有个穿碎花裙的塑料模特突然歪倒,惊得路边吃食的麻雀"呼啦"飞起,落在对面奶茶店的招牌上。奶茶店的小哥在调制新品,雪克杯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冰块撞击的声音清脆得像在敲打小银铃。

  转过街角,老鞋匠张爷爷已经支起了他的小摊。阳光透过他头顶的梧桐叶,在擦鞋箱上洒下跳动的光点。他粗糙的手指捏着鞋刷,给一双小皮鞋抹上乳白色的鞋油,动作轻柔得像在给婴儿擦脸。旁边的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正说到"且听下回分解"。

  午后的步行街开始沸腾。卖氢气球的商贩手里攥着一把彩线,那些漂浮的卡通形象在人群头顶轻轻摇摆。突然有个穿恐龙连体衣的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追着一只脱手的蓝气球跑过整条街,他的小恐龙尾巴在身后一甩一甩,惹得路人纷纷举起了手机。

  我在旧书摊前驻足时,天空忽然飘起太阳雨。书贩不慌不忙地撑起塑料布,雨滴打在书页上的声音像许多细小的鼓点。水珠从《安徒生童话》的烫金标题上滚落,把"海的女儿"几个字洗得闪闪发亮。

  黄昏时分,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卖烤红薯的大爷掀开铁桶,甜香立刻钻进每个人的衣领。我捧着烫手的红薯往回走,身后的商业街渐渐变成一条光的河流。橱窗里的灯光、霓虹招牌、还有行人手机屏幕的微光,都在暮色中温柔地荡漾着。

  逛街

  周末的商场像一锅煮沸的水,热闹得咕嘟作响。我站在自动扶梯上,看一楼大厅里人来人往,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在头顶旋转闪烁,像一群跳芭蕾的彩色精灵。

  服装区的试衣间门口排着长队。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刚从试衣间出来,对着镜子转了个圈,镜子里立刻绽开一朵笑容——她身上那件碎花连衣裙像突然活了似的,在她身上跳起舞来。隔壁男装店的音响震天响,几个男生围在一面全身镜前,其中一个穿着新买的潮牌卫衣,故意耸着肩膀摆姿势,引得同伴哈哈大笑。

  二楼的甜品店飘出诱人香气。玻璃橱窗里,马卡龙像彩虹色的小贝壳整齐排列,草莓千层蛋糕的奶油顶上点缀着新鲜草莓,像戴了一顶小红帽。收银台前排队的姑娘们举着手机互相拍照,背景里那面霓虹灯装饰墙把每个人的笑脸都镀上了一层粉红色的光晕。

  三楼童装区的景象最温馨。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坐在地板上试穿红色小皮鞋,妈妈蹲在旁边帮她系鞋带。小女孩突然站起来转了个圈,裙摆像花瓣一样散开,她得意地仰起脸:"妈妈,我像不像小公主?"不远处,一个穿恐龙连体衣的胖娃娃正扶着学步车"哒哒哒"地满地跑,所到之处留下银铃般的笑声。

  我在五楼的文具店停留最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便利贴,像一片片等待被写满故事的小花瓣。一支钢笔在灯光下闪着低调的金属光泽,笔帽上刻着细小的花纹,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最可爱的是那些动物造型的橡皮擦,小兔子、小熊圆滚滚的,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

  夕阳西斜时,商场里的人渐渐少了。我站在天桥上回望,整座商场像一艘巨大的彩色方舟,灯光渐次亮起,在暮色中温暖地闪烁。今天逛了一圈,收获的不只是购物袋里的东西,还有那些擦肩而过的笑脸和空气中飘荡的生活气息。

  游阳朔西街

  暑假,妈妈带我去桂林旅游。在一个雾蒙蒙的傍晚我们去逛阳朔最著名的一条街——西街。

  西街是不长的一条街,可两旁店铺林立,有音乐吧、咖啡吧;有卖各种各样纪念品和当地风味小吃的商店;更有一些别具特色,中西合璧,专供背包族歇脚的小旅馆,他们会热情地为你提供旅游一条龙服务;最吸引人的是有许多老外开的牛排馆,这些牛排馆给整条街带来了异国情调,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因此又叫“洋人街”。

  华灯初上,西街仍然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喧闹声此起彼伏,但却不嘈杂。两旁的店铺错落有致,店老板热情而不失风度,桔黄色的灯光,或悠扬或摇滚的音乐,再加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使得晚上的西街异常热闹繁华。

  街头还活跃着一些艺人,有拿着中国传统器乐表演的,如吹笛的,拉二胡的;还有在表演所谓的魔术,用几节剪断的吸管和鸡毛做成一些会跳舞的动物,随着表演者的口令做着各种动作,逗得每个过往游客驻足观看细究,更有几个老外发现了秘密后,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直嚷嚷“很中国”,我们反过来被老外逗乐了!

  我最感兴趣就是这些街头画家。听大人们说,有些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呢,他们很大胆,也很富有想象力地画着所有的一切,有画本•拉登.美国总统.日本首相等;有动画人物.山水风景,应有尽有,他们把自己的作品画在衣服上,挂在店门口,成为西街的又一道风景线。我也不禁选了一个画师,在他店门口摆了一个“pose”,这位街头画家飞速地画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浓墨挥洒,一会儿轻笔细描,过了将近半个钟头,我的卡通形象就在我的一件白色T恤上了,画师问我要写字吗,我想了想告诉他就写“西街男孩”,妈妈跟我开玩笑说:“你不会把自己当作这里的人吧?”我笑了笑,继续穿梭于这条繁华街上。

  西街不长,但我和妈妈直到逛累了才回旅馆。旅馆是临街的,还有阳台,我和妈妈站在阳台上,看到还有一些游客拖着行李陆陆续续走进西街。我心里想着:明天就走了,而西街,我会把它装进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