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续写小学想象作文
更新时间:2025/7/27 21:34:00   移动版

  孔乙己和小萝卜头

  咸亨酒店的门槛还沾着雪时,孔乙己一瘸一拐地出了镇。他怀里揣着半块偷来的茴香豆,破棉絮里的腿还在疼,却咧着嘴笑 —— 掌柜的算盘声被甩在身后了。

  河对岸的稻草堆里,藏着个穿补丁棉袄的小孩。那是镇上王屠户家的小儿子,因为总爱蹲在地上拔萝卜,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先生,你会写字不?” 小孩举着根烧焦的木棍,眼里闪着光。孔乙己的破长衫被风吹得飘起来,却正经地背着手:“写啥?‘茴’字有四种写法,我教你?”

  小萝卜头的 “本子” 是捡来的烟盒纸,孔乙己用木棍在泥地上划。“这是‘回’,这是‘囘’……” 他的手指冻得通红,划到第四种写法时,木棍 “咔嚓” 断了。小孩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热红薯,塞到他手里:“我娘烤的,甜着呢。” 红薯的热气熏得孔乙己眼睛发酸,他第一次觉得,比茴香豆更暖的是手心的温度。

  后来他们常在晒谷场碰面。孔乙己教小萝卜头认字,小孩就给他摘野山楂。有次县太爷的轿子路过,孔乙己赶紧把小孩拉到草垛后。轿子上的朱红 “福” 字晃悠悠的,他忽然在地上划了个歪歪扭扭的 “福”:“这个字,你得记住。”

  开春时,小萝卜头要去镇上念书了。孔乙己从破包里翻出个东西,是用草绳串着的铜钱,磨得发亮。“给先生买墨。” 他的声音有点哑。小孩却把娘做的新布鞋塞给他:“先生的鞋漏风。” 布鞋上还绣着个歪歪扭扭的 “茴” 字,针脚粗得像麻绳。

  咸亨酒店的伙计再见到孔乙己时,他正蹲在学堂墙外。破长衫洗得发白,脚上的新布鞋沾着泥,手里还捏着根木棍,在地上教几个流鼻涕的小孩写 “人” 字。阳光照在他的后脑勺上,倒比柜台上的铜钱还亮堂。

  掌柜的算盘又响起来时,孔乙己忽然挺直腰杆。他朝着酒店的方向喊:“下次来,我付现钱!” 风把他的声音送过石桥,惊得柳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像撒了把会飞的墨点。

  孔乙己的新年

  咸亨酒店的灯笼又挂起来了。年关将近,掌柜的正在往柜台贴"福"字,突然听见门外有"笃笃"的声响。一抬头,竟是孔乙己拄着枣木拐杖站在门口,那件破旧的长衫换成了半新的棉袍。

  "温、温一碗酒。"他说话还是拖着长音,但腰板挺直了些。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你的腿好啦?""还偷书吗?"孔乙己从袖子里掏出油纸包,里面竟是几块芝麻糖:"现在抄书铺雇我写春联哩。"

  酒碗端上来时,他摸出个红纸包:"欠的十九文钱。"铜钱在柜台上叮当作响,掌柜的瞪大了眼睛。孔乙己抿了口酒,脸上泛着红光:"茴香豆的'茴'字,我现在会写四种写法了。"说着在柜台上的水渍里划起来,手指不再哆嗦。

  门外传来爆竹声,他忽然从包袱里取出本《三字经》:"给孩子们的新年礼。"书页边角还沾着墨渍,显见是亲手抄的。穿新棉袄的小伙计接过书,发现扉页上工整地写着:"人不学,不知义。"

  雪又下了起来,孔乙己的背影消失在灯笼的光晕里。掌柜的低头数钱,发现多出两文——正好够买一碟茴香豆。

  《孔乙己》续写

  孔乙己喝完最后一口黄酒,用手撑着地,慢慢地爬出了咸亨酒店。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条破旧的影子狗,蜷缩在街角。

  他不敢回家,因为连那间破草屋也被他典当换酒了。寒风刺骨,他蜷缩在一家店铺的屋檐下,听着远处传来的鞭炮声——明天就是除夕了。

  "孔乙己还活着呢?"一个小孩指着他的破棉袄笑道。孔乙己缩了缩脖子,把脸埋进袖子里。他记得自己教过这小孩写字,那孩子用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孔"字,他当时还高兴地赏了孩子一颗糖。

  半夜,他实在冻得受不了,踉踉跄跄地爬到丁举人家后墙根下。透过破洞,他看见丁举人家的暖炉正烧得通红,一家人围坐着吃年夜饭。孔乙己摸了摸自己冻僵的手指,想起自己曾经也读过书,也写得一手好字......

  天快亮时,人们在咸亨酒店的后巷发现了一具冻僵的尸体。掌柜的扒开死者的衣襟看了看:"哎,真是孔乙己!"他挠挠头,"这可怎么办?他还欠我十九个钱呢......"

  没有人记得孔乙己教过他们写字,也没有人记得他曾经讲过"之乎者也"。只有那个小孩,在街上捡到半块孔乙己常吃的茴香豆,傻傻地站在冬日的阳光下,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