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里的伤疤
五年级的手工课要做纸灯笼,我的手指被美工刀划了道口子。血珠渗出来时,我差点哭出声,同桌却拿着创可贴说:“这点伤算什么,我学系鞋带时摔过八次。”
后来学游泳,教练把我推下水的瞬间,我以为自己会淹死。拼命扑腾时抓住了池边,指甲缝里全是消毒水的味道。现在能游五十米了,每次换气时都想起那天呛的水,比汽水还酸。
祖父的工具箱里有块磨平的砂纸,他说木柴要经过打磨才能变成好看的家具。我去年试着钉书架,锤子砸在拇指上,青紫色的瘀伤过了一个月才消。但当书整齐地摆上去时,忽然觉得这点疼很值。
抽屉深处藏着那枚带血的创可贴,旁边是游泳证和书架的设计图。成长大概就是这样,旧伤疤结了痂,新技能长出来,像树的年轮,每圈都藏着故事。
破茧
教室窗台上的蚕开始吐丝了。我望着它们缓慢地编织茧房,突然想起自己书包里那张68分的数学试卷。蚕丝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极了老师用红笔画的叉号。
放学路上,梧桐树的阴影斑驳如网。我踩着自己的影子往前走,耳边回响着父亲的话:"成长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壳。"路边灌木丛里,一只蜗牛正费力地爬过水泥坎,身后拖出一道闪亮的涎线。
深夜书桌前,我揉着酸胀的眼睛继续演算。台灯把影子投在墙上,那轮廓比去年高了一大截。窗外的月亮像被咬了一口的饼干,让我想起小时候换牙的时光——那时候以为疼痛是结束,现在才明白,那其实是成长的开始。
蚕茧微微颤动时,我的月考成绩单上跳到了85分。原来人和蚕没什么不同,都要经历一段黑暗的挣扎,才能长出新的翅膀。
《成长的滋味》
成长像一颗青橄榄,初尝时带着微微的苦涩,细细咀嚼却能品出回甘。记得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父亲在身后扶着后座,我紧张得手心冒汗。车轮歪歪扭扭地向前滚动,突然父亲松开了手,我重重摔在了地上。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当我咬着牙爬起来,发现能独自骑出一段距离时,那种成就感让所有的疼痛都变得值得。
成长也藏在日常的细节里。从前遇到难题就哭鼻子找妈妈,现在会先自己翻书思考;曾经因为小事和同学闹别扭,如今学会了主动道歉和好。就像春天里的小树,不知不觉中抽出了新芽,长高了枝干。
现在想来,成长不是突然的蜕变,而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累积而成。它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体谅,也让我们明白:生命中最珍贵的收获,往往来自于那些看似艰难的时刻。青橄榄终会成熟,而成长的滋味,永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