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困难低头
奥数题的最后一步卡了整整半小时,草稿纸上画满了歪斜的辅助线,铅笔头在 “无解” 的死胡同里打转。窗外的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像在嘲笑我额头上的汗珠,正顺着鼻尖滴在练习册上,洇出个灰色的小坑。
“这道题要换个思路。” 爸爸端着削好的苹果走进来,他的指甲缝里还沾着机油 —— 刚修好自行车链条。他用红笔在图形外画了个虚线圆,“你看,把三角形放进圆里,就像给迷路的人找张地图。” 我盯着那个突然出现的圆,突然发现之前忽略的角度关系,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苹果的甜香混着墨味,成了灵感最好的催化剂。
学骑自行车时摔的第七跤,膝盖磕在水泥地上,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车把歪在一边,像只断了翅膀的蜻蜓,链条还卡着裤脚。妈妈没有扶我,只是站在远处拍手:“上次你能骑三米,这次试试五米?” 我咬着牙扶车站起来,膝盖的伤口沾了沙粒,却在重新蹬起脚踏板的瞬间,听见风掠过耳边的声音,比任何鼓励都响亮。
学校的文艺汇演要排集体舞,我总在转身时同手同脚。排练厅的镜子照出我笨拙的样子,和周围同学流畅的动作比起来,像台卡壳的机器人。舞蹈老师把我拉到前排,用红笔在地板贴了串脚印:“踩着红点转,就像跟着音符跳格子。” 放学后我留在空荡的排练厅,对着镜子练到夕阳斜照,直到影子在地板上也能跳出流畅的弧线。
现在那本奥数练习册的封皮已经磨破,第 37 页的圆还红得发亮;自行车的车把缠着我缠的防滑带,上面沾着摔车时蹭的泥土;舞蹈鞋的鞋底磨出了洞,却见证了我从同手同脚到领舞的蜕变。
困难就像块拦路石,有人绕着走,有人搬开它。我更愿意做后者,因为每搬开一块石头,脚下的路就宽一分,肩膀就硬一分。那些曾经让我哭鼻子的难题、摔跤的疼痛、笨拙的转身,最后都成了垫脚石,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带着伤口重新站起。
倔强的陶泥
第一次碰陶轮是在劳技课上。我盯着面前那团灰褐色的泥巴,它瘫软的模样像极了被雨淋湿的抹布。"手腕要像抱婴儿。"林老师示范时,泥团在她掌心魔术般立成了圆柱。可当我按下开关,陶泥却像叛逆的活物,猛然甩出几道泥鞭,抽得围裙上满是斑点。
连续三周,我的作品总在最后关头坍塌。周三放学后,空荡荡的陶艺室只剩我和一堆歪脖子的"失败品"。窗外银杏叶飘进来,正好贴在最丑的陶罐上——连落叶都来嘲笑我。我抓起泥团要扔,突然发现储藏柜里有只布满裂纹的花瓶,标签写着"林老师初期作品"。
第二天清晨,我在陶轮前放了个闹钟。泥浆飞溅到睫毛上也不擦,直到把转盘速度调到最慢。陶泥第七次逃跑时,我改用掌心侧面托底,像林老师说的"给泥巴搭个摇篮"。当那团倔强的泥土终于颤巍巍站直时,朝阳正透过窗格,把我和陶坯的影子投在墙上——一个佝偻着,一个挺拔着。
现在我的陶罐摆在劳技室展示柜里,它不完美,底部还有道没抹平的褶皱。但每次路过,我都会对那道"伤疤"微笑。就像林老师说的:"陶艺和人生一样,重要的不是避开所有颠簸,而是在旋转中学会平衡。"
不向困难低头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站在游泳池边,望着碧蓝的池水,双腿不受控制地发抖。这是我学习游泳的第三天,也是我第三次尝试克服对水的恐惧。
记得第一次下水时,冰凉的水漫过胸口,我像触电般紧紧抓住泳池边缘,怎么也不肯松手。教练耐心地鼓励我:"别怕,放松身体,水会托住你。"可当我松开手,身体立刻往下沉,呛了好几口水,鼻子和喉咙火辣辣地疼。从那天起,我对游泳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第二天训练时,我鼓起勇气再次尝试。教练让我抓住浮板练习漂浮,可当我的脸埋入水中时,那种窒息感又来了。我猛地抬起头,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周围的小朋友都游得那么轻松,只有我像个笨拙的秤砣,怎么也浮不起来。
"小雨,今天我们换个方法。"第三天,教练拿来了一副浮力臂圈。他先让我在浅水区练习蹬腿,然后慢慢引导我放开扶手。当我又一次沉入水中时,突然想起教练说过的话:"想象自己是一片羽毛,轻轻浮在水面上。"我深吸一口气,慢慢放松身体,奇迹发生了——我的双脚竟然自然地浮了起来!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我终于能在泳池里独立游动了。当我第一次不用任何辅助工具游完二十五米时,教练笑着向我竖起大拇指。阳光透过泳池的玻璃顶洒下来,在水面上投下粼粼波光,我像一条快乐的小鱼,在水中自由穿梭。
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段与恐惧较劲的日子教会了我: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当我们勇敢面对,永不言弃时,再大的困难也会在我们面前低头。游泳如此,人生亦如此。每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都是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勋章。
不向困难低头,勇做生活强者
——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人的一生,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每一个人一定都会说:“当然是战胜困难,继续努力喽!”但嘴上说这样,行动起来容易吗?今天上午,我们就学了《了不起的女孩》这篇课文,书中的李欢顿时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让我知道了要坚强地面对生活!
李欢从小就患了“肌肉营养不良症”,将会随着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而面对这一切,糼小的李欢并没有绝望,她依然保持那份乐观,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肆虐的病魔摧残着她那弱小的身躯,却永远击不垮她那坚强的意志。李欢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她从不让教师特殊照顾,虽然每次学习,写字都使出吃奶的劲,但她凭着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终于挺了过来。
“平凡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李欢就是生活中的强者。她感悟了生命的不易和美丽,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是生的信念一直支持着她,使她没有在逆境中倒下。她的种种坚强,有毅力的精神,怎能不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呢?
看着李欢,想着李欢,我觉得现在的我们还很不够很不够,比起李欢,我甚至觉得惭愧。是啊,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新中国,成长在新世纪,是被父母捧在心窝里长大的。就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从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黯淡无光。难道不是吗?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十佳小学生”,当时,虽然我做了很大的准备,但还是落选了,而且只是差了几票。比赛后,我伤心极了,整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现在想想李欢,她的困难比我还要多,和李欢的病魔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李欢使终坚信命运之神会对她网开一面,所以她自信着,努力着,拼搏着。李欢饱受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做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但她却没有动摇,没有失望。而我们体魄健全,但如果连一点困难都承受不了,将来怎样建设祖国?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学习李欢那充满信心,顽强的精神,我想,任何困难都不会再成为你人生中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