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光
竹篮里的月饼散发着甜香,五仁馅的、豆沙馅的,被奶奶摆成圆圆的一圈。院子里的老桂树落了满地碎金,晚风卷着花香,和厨房里飘出的藕汤味缠在一起。
月亮爬过墙头时,爸爸正往石桌上摆碗筷。青瓷碗里的藕片切得极薄,对着月光能看见淡淡的纹路,像谁把月光裁成了薄片。奶奶给我掰月饼,酥皮簌簌落在手心,她说:“中秋的月亮最公平,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都照得一样亮。”
弟弟举着兔子灯跑来跑去,灯笼上的红绸带扫过我的脚踝。灯影里,爷爷正给我们讲嫦娥的故事,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天上掉下来的星星。忽然有人喊 “看月亮”,抬头时正撞见一轮圆月悬在桂树梢,清辉淌下来,把每个人的笑脸都镀上了一层银边。
深夜的露水打湿了竹椅,月饼盒里还剩最后一块。妈妈把它切成四瓣,我们凑在一块儿分着吃。月光落在汤碗里,漾起细碎的光,我忽然懂了奶奶的话 —— 中秋的团圆,就像这碗里的月光,不管分多少份,每一口都带着甜。
月饼上的月光
母亲从樟木箱底取出月饼模子时,枣木的纹理里还嵌着去年的面粉。那模子是外婆的嫁妆,十二个凹槽对应着十二个月令花纹。八月的桂花纹最精致,花瓣细如发丝。
"现在谁还自己做月饼。"姐姐刷着手机嘟囔。母亲却固执地揉着面团,青筋在手背蜿蜒如老树的根。我学着她的样子包馅料,豆沙总是从边缘溢出来,把掌心染成褐色。母亲的手像有魔法,一捏一转,团子就乖乖滑进模子。
烤月饼的时辰要掐得准。当炊烟混着桂花香飘出厨房,巷口的王伯就会拄着拐杖过来。他总带着一包陈年普洱,说是专门配我们家月饼的。今年他的牙掉得只剩三颗,却仍坚持要咬整块的五仁月饼,金腿丝粘在假牙上,亮晶晶的。
月亮升起时,我们在天台上摆好桌子。父亲用水果刀切月饼,刀刃碰到枣泥馅里的冰糖,发出"咯吱"的声响。月光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姐姐的手机屏幕在暗处泛着冷光。母亲突然指着月亮说:"看,吴刚今年又没砍倒那棵桂树。"我们笑作一团,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现在超市的月饼琳琅满目,可那些金箔包装的莲蓉双黄,总比不上母亲做的笨拙月饼。或许中秋的味道,从来不在舌尖,而在揉面时落进盆里的那滴汗,在分食时碰到的指尖温度,在抬头望月时,身边人呼出的白气。
中秋作文400字优秀
中秋的月光是会走路的。傍晚,它还挂在屋脊上擦灰,一眨眼就溜进厨房,把母亲的锅铲镀成银色。案板上,酥皮月饼排成圆阵,芝麻香像小精灵直往鼻子里跳。我偷捏一块边角,烫得直呵气,母亲笑着用沾满面粉的手指点我额头:“小馋猫,团圆要一起才算数。”
饭后,爷爷搬出老藤椅,躺在桂树底下讲嫦娥。风一吹,花瓣落在他的白发上,像撒了一把碎金子。我仰头望月,仿佛真看见玉兔在药臼旁打盹。弟弟抡着荧光棒当金箍棒,把影子舞成孙悟空,惹得狗汪汪直叫。父亲悄悄把最大的一瓣月饼塞进爷爷嘴里,奶奶眯眼记录这幕“偷拍”,手机屏幕亮得如同第二个月亮。
夜深了,月光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又悄悄拢在一起。我捧着半块豆沙月饼,觉得心里也升起一枚小小的、甜甜的月亮。
中秋月圆时
又是一年中秋至。傍晚时分,我站在阳台上,望着天边渐渐浮起的明月,像一块温润的白玉盘,静静地悬在深蓝色的天幕上。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妈妈正在准备团圆饭。爸爸摆放碗筷时,特意在桌上多放了一副儿童餐具——那是给我远在外地的小表妹准备的。餐桌上摆满了妈妈拿手的菜肴:金黄的蟹黄豆腐、油亮的红烧肉,还有我最爱的糖醋排骨。爸爸打开一瓶红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玻璃杯里荡漾,倒映着窗外的月光。
晚饭后,我们搬着小桌子到院子里赏月。奶奶端出刚烤好的月饼,芝麻、豆沙、蛋黄馅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勾得人直咽口水。我咬了一口蛋黄月饼,咸香的蛋黄在嘴里化开,甜而不腻。表妹视频通话时,举着手机跑来跑去寻找最佳角度拍摄月亮,屏幕里她兴奋的声音和我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月亮越升越高,清冷的月光洒在每个人脸上。爸爸讲起他小时候在乡下过中秋的趣事,说那时没有这么多零食,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月亮的感觉最温暖。妈妈悄悄在我耳边说:"你看,月亮上那团阴影,像不像你小时候趴在窗台上看月亮的影子?"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是因为它照见了所有团圆的心意。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抬头望向同一轮明月,思念就会化作温柔的光,照亮每一个期盼团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