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室的作文(通用4篇)
更新时间:2025/8/3 21:19:00   移动版

  我们的教室

  推开教室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乌黑发亮的黑板,它像一位博学的老师,每天都在向我们传递知识。黑板上方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提醒着我们要做一个爱国的好少年。

  教室的中央整齐地排列着四排桌椅,它们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井然有序。桌面虽然有些许划痕,但都被我们擦得干干净净。我最喜欢靠窗的那个位置,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课桌上,温暖而明亮。课桌里总是整整齐齐地放着课本、作业本和文具盒,它们都是我学习的好伙伴。

  教室的后墙上贴着我们的黑板报,这是我们班的小艺术家们大显身手的地方。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节约用水",同学们用彩笔画出了清澈的小溪、茂密的森林,还写满了节约用水的标语。黑板报旁边是我们的荣誉墙,上面贴满了我们获得的奖状:"文明班级""运动会第一名""朗诵比赛优胜奖"......每一张奖状都记录着我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室的角落里摆放着几盆绿色植物,有绿萝、吊兰,还有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多肉植物。这些绿色的小生命让教室充满了生机,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净化空气。窗台上的那盆向日葵总是向着阳光生长,就像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

  这就是我们的教室,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这里,我们收获友谊与成长。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更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的教室

  推开五年(3)班的门,就像打开一个神奇的魔法盒。

  清晨的阳光最爱临窗那组座位。它先爬上小美的笔袋——那上面挂着的铃铛被照得闪闪发亮;接着跳到钢蛋的仙人球上,给每根刺都戴上金帽子;最后停在我的课桌裂缝处,那里嵌着上学期掉的乳牙,此刻正偷偷泛着珍珠光。

  教室后墙的"作文园地"是块会生长的土地。每次优秀作文贴上去,底下就会冒出许多便利贴评论:"这句比喻绝了!""错别字捉虫:第三行'在'写成了'再'。"最热闹的是小涛写《我的糗事》那次,贴纸多到遮住了原文,像给文章穿了件碎花袄。

  讲台抽屉藏着时光胶囊。科学老师落下的老花镜、值日生忘收的半截粉笔,还有不知谁塞进去的纸青蛙——展开后发现是张没交的检讨书。班主任总说"毕业时一起清算",可每年开学,她又会悄悄往里面添新的"罪证"。

  放学后的教室最是神秘。风翻动没关严的作业本,窗帘鼓起又落下,仿佛有看不见的学生在演算最后一题。而黑板槽里的粉笔灰,正记录着我们53个人,共同呼吸过的每一个平凡日子。

  我们的第三间 “屋”

  教室后墙的黑板报总在变,这个月画着航天飞船,上个月还是春天的油菜花。彩色粉笔的痕迹里,藏着班长踮脚擦最高处板书时,蹭在袖口的蓝颜料。

  靠窗的第三排是我的座位。窗台上摆着半枯的多肉,是去年秋游时从山里挖来的。阳光好的午后,光斑会顺着树叶的缝隙爬上来,在数学课本的例题上晃悠。同桌总爱把橡皮切成小块,在桌面摆成跳房子的格子,被老师发现时,他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讲台桌的抽屉是个百宝箱。里面有断成两截的红粉笔,缠着胶带的三角尺,还有半包没吃完的薄荷糖 —— 是上次公开课,老师奖励给回答问题的同学的。王老师讲课激动时,会用粉笔头敲黑板,白色的粉末簌簌落下,像撒了把星星。

  下课铃响后,教室就成了热闹的池塘。前排女生翻花绳的手指翻飞,绳子在阳光下闪成银色的网;后排男生用课本搭堡垒,“哒哒” 的拍打声惊得粉笔盒盖子 “啪” 地跳起来。我和同桌趴在地上捡橡皮屑,突然发现课桌腿上刻着歪歪扭扭的 “加油”,不知是哪届学长留下的秘密。

  放学时的教室最安静。值日生的扫帚划过地面,扬起的灰尘在夕照里跳舞。我锁门前回头望,黑板上的 “离期末考试还有 20 天” 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像句温暖的叮嘱。原来教室从不是冰冷的屋子,是装着笑声的糖果盒,是藏着梦想的日记本,是我们每天都想回来的、最热闹的家。

  教室里的微光

  清晨六点四十,我推开教室后门,一股淡淡的粉笔味扑面而来,像老朋友伸来的拥抱。窗还关着,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粒,被走廊灯一照,成了会发光的雪。我走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把书包塞进抽屉,指尖触到昨日写了一半的演算纸,边角微卷,像没睡醒的猫。

  七点整,阳光准时从东窗跳进,先落在讲台,再爬上黑板,把昨夜老师写下的“平行四边形”照得闪闪发亮。粉笔槽里躺着几支只剩半截的粉笔,身上布满细小的齿痕,那是同学们抢答时留下的战绩。黑板左上角的红旗钟表“嗒嗒”走着,声音不大,却给整个教室安了一颗有条不紊的心。

  最热闹的是午后。风扇呼呼转,吹不乱我们此起彼伏的朗读声。前排的王一禾声音清脆,像玻璃珠落在瓷盘;后排的李大宇故意压低嗓子,配出浑厚的回声。阳光被百叶窗切成一条一条,落在课桌上,也落在摊开的《少年中国说》上,文字仿佛有了温度。偶尔有同学偷偷打瞌睡,额头抵着书页,睫毛在光影里轻轻颤抖,像两只不安分的小蝴蝶。

  傍晚六点,值日生把最后一桶垃圾提出门外,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夕阳把墙壁染成蜜糖色,黑板擦静静躺在讲台,像完成任务的士兵。我回头望了一眼:桌椅整齐,地面干净,只有窗台上的绿萝还在悄悄生长。那一刻,我觉得这间四十平方米的屋子,不仅盛着我们的读书声、欢笑声,还盛着一天又一天悄悄长大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