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紫藤香
教学楼后的紫藤萝又开了,淡紫色的花串垂在走廊栏杆上,风一吹就簌簌落进五年级教室的窗里。我站在六年级的走廊上往下看,忽然想起一年级时,也是这样趴在栏杆上,数着花串里藏着多少只蜜蜂。
操场边的沙坑还留着我们的脚印。三年级运动会那天,我在跳远比赛时摔进沙坑,新球鞋里灌满了沙子。体育老师蹲下来帮我倒沙子,他的手掌蹭过我的脚踝,带着晒过太阳的温度。“摔了才知道怎么跳得更远。” 他笑着说,把自己的遮阳帽扣在我头上。现在那顶印着校徽的帽子还在我的衣柜里,帽檐上的汗渍已经变成浅褐色,像片干枯的树叶。
三楼的音乐教室总飘着跑调的歌声。 Miss Li 教我们唱《茉莉花》时,总爱让大家闭上眼睛闻窗外的花香。有次我偷偷睁开眼,看见她站在钢琴旁,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她的蓝裙子上画满细条纹。上周最后一节音乐课,我们故意把《茉莉花》唱得乱七八糟, Miss Li 却没像往常那样敲琴凳,只是笑着说:“到了中学,可别忘了回来唱给我听。”
食堂的不锈钢餐盘总映着我们的笑脸。四年级的某个雨天,我把饭盒掉在地上,红烧肉滚得满地都是。同桌把她的鸡腿夹给我,自己啃着白米饭说:“我不爱吃鸡腿,太油。” 后来我才知道,她每天盼着食堂做红烧鸡腿。现在每次打饭,我都会多要一个鸡腿,放在她的餐盘里,看她眼睛亮起来的样子,像得到了全世界的糖。
最近打扫卫生时,我在教室后墙的板报缝里,发现了二年级时贴的小红花。纸片已经泛黄,边角卷成了小喇叭。那是我第一次得 “卫生标兵”,回家路上攥着奖状跑,小红花被风吹掉了一角。现在想想,那些掉在校园里的纸片、橡皮、跳绳,大概都变成了母校的养分,让紫藤萝长得一年比一年茂盛。
毕业典礼那天,我们在紫藤花架下拍了合影。摄影师说 “靠近点”,前排的男生故意往女生身边挤,引来一阵笑骂。我站在后排,闻着头顶的花香,忽然看见一年级的小不点们趴在栏杆上看我们,就像当年的自己。
离开校门时,保安叔叔递给我一朵刚摘的紫藤花。“记得常回来看看。” 他的白手套沾着草屑,是刚修剪过花丛的样子。我把花夹进毕业纪念册,夹在班主任写的 “前程似锦” 旁边。
原来母校早把我们的故事,藏进了紫藤花的香气里,刻在了操场的跑道上,写在了教室的黑板上。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只要闻到紫藤香,就会想起那个掉过红烧肉、唱跑过调、摔进过沙坑的夏天,想起这所把我们从懵懂孩童,变成懂事少年的地方。
母校的印记
走进校门,那棵老榕树依然撑开巨大的绿伞,阳光透过叶隙在水泥地上撒下跳动的光斑。我伸手摸了摸树干上那道歪歪扭扭的刻痕——那是三年级时和同桌小美比身高留下的。六年时光,就这样悄悄藏进了树皮褶皱里。
教学楼三楼的第二个窗口,是我们六(2)班的教室。推开门,熟悉的粉笔灰味道扑面而来。我的座位靠窗,桌角还留着用铅笔画的"三八线",那是和男生同桌"打仗"的战场。黑板右侧的课程表边,粘着去年元旦联欢会没撕干净的拉花,褪色的彩纸在风里轻轻颤动,像舍不得飞走的蝴蝶。
操场东边的文化墙下,埋着我们的"时光胶囊"。记得毕业前那天,全班同学把写给十年后的自己塞进铁盒里。小雨放了她最爱的玻璃弹珠,明明偷偷塞了张游戏卡,而我放的是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班主任李老师笑着说:"等你们长大回来,这里会开出记忆的花。"
最难忘的是食堂后面的小菜园。我们班负责的那畦地上,向日葵总是长得最精神。科学课代表小胖发明的"唱歌浇水法"特别管用,他说植物听了周杰伦长得快。现在菜园边上的荣誉栏里,还贴着我们运动会夺冠的照片,照片里大家笑得见牙不见眼,奖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放学铃响了,新一批小学生涌出教室。他们追逐打闹的样子,多像当年的我们。我轻轻合上班级门,忽然明白母校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我们在这里写下童年最纯真的篇章。而那些被粉笔灰染白的岁月,终将成为生命里最温柔的印记。
母校的记忆
站在母校的校门口,那熟悉的"XX小学"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深吸一口气,仿佛又闻到了操场上青草混合着塑胶跑道的独特气味,听到了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老槐树。记得一年级时,我们总爱在树下跳皮筋,细长的槐树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像是在为我们伴舞。夏天时,树荫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我们总爱在树下乘凉、讲故事。现在它长得更高更粗了,树干上多了几道深深的皱纹,却依然枝繁叶茂,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守护着校园。
沿着林荫道往前走,就是我们的教学楼。粉白色的墙面上爬满了爬山虎,深浅不一的绿色像给教学楼披上了一件会呼吸的外衣。我轻轻抚摸着走廊的墙壁,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这里还留着我们用粉笔画下的涂鸦,虽然已经被粉刷过多次,但我知道,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一定还藏在某个角落里。
教室里,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照在整齐排列的课桌上。我仿佛又看见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工整的板书,数学老师用粉笔敲击黑板提醒我们注意听讲,英语老师带着我们一遍遍练习发音。后墙上的学习园地里,还贴着我们班精心制作的手抄报,那些彩色的画纸和工整的字迹,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
最让我难忘的是操场。红色的跑道上,还留着我们运动会时奋力奔跑的脚印;绿茵茵的足球场上,仿佛还能听见我们进球时的欢呼声;沙坑旁,体育老师指导我们跳远的场景历历在目。记得三年级时,我在这里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一大块皮,是同学们手忙脚乱地帮我擦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站在母校的每一个角落,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们最珍贵的童年记忆。母校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她温暖的怀抱哺育着我们,看着我们一天天长大。虽然即将离开,但这份浓浓的母校情,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母校
校庆刚过,转眼,我们也要毕业了,生活了六年的地方也同我们一样成长了。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化在我们眼中,是那样的璀璨。
还记得花圃里的草色青青吗?我听到孩子在争论蚂蚁。一转眼,正捧着生物书,严肃认真。春天的花开满了每一片心田,桃花树影斑驳,那层层叠叠的叶间溢满了生命的朝气蓬勃。它们用最灿烂的生命迎着春天微笑。
还记得一墙之隔内的书声朗朗吗?鲁迅的横眉冷对、孔子的儒家大气、诗词的抑扬顿挫在脑中千回百转。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户让教室里温暖明亮。千古传唱的名篇佳作让人不禁联想,李白也是读着论语、诗经长大的吗?千年前盛夏的阳光想必也是如此耀眼。沐浴在阳光中的母校圣洁的向一位慈祥的母亲,但那些充满活力的欢声笑语将他赋予了少年人的活力。
还记得秋天的枫叶映红了谁的脸吗?母校的四季都充满生机。怒放的秋菊无人敢与之争艳。颇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孤傲。我却独独欣赏火红的枫叶,他的形态犹如人的手掌,要把凛冽的寒风撕裂。母校在这个秋天愈发庄严了,它的高大和肃穆让这个凉爽的秋天更是无言了。大雁南飞了,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也走得更远了。
冬天母校的蓝色屋顶被洁白的大雪覆盖。同伴惊喜地大叫,那鹅毛大雪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回头看一眼伫立在寒风中的母校,还是我深深眷恋的样子,教室的窗上还有我亲手贴上的窗花。
忘不了和母校一起经历的春夏秋冬;忘不了初夏刚进校园的懵懂;忘不了课桌上的写写画画;忘不了塑胶跑道上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