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实验作文600字四篇
更新时间:2025/7/26 22:06:00   移动版

  瓶子里的彩虹雨

  科学课的铃声还没停,李老师就抱着个透明玻璃瓶走进来。瓶身贴着彩色标签,里面装着半瓶金黄色的液体,阳光照在上面,讲台桌面立刻映出片晃动的光斑。“今天我们做彩虹雨,” 他晃了晃瓶子,液体里的气泡像群受惊的小鱼,“需要洗洁精、食用色素,还有最重要的 —— 耐心。”

  前排女生的马尾辫几乎要碰到实验台。她的托盘里摆着三支色素,红的像熟透的樱桃,蓝的像浸在水里的天空,黄的则泛着橘子汽水的光泽。当李老师示范往食用油里滴色素时,她的铅笔在实验记录本上跑得飞快,连色素在油层里凝成小球的细节都画了下来,旁边还打了个惊叹号。

  我的滴管总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把红色素滴进食用油,那滴红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和金黄的油层融合。后桌男生偷偷用气吹了吹,油面立刻泛起涟漪,红色素趁机在里面翻了个跟头,变成朵小小的红玫瑰。“别动!” 李老师的声音从讲台传来,他的眼镜片反射着实验台的光,“观察也是实验的一部分。”

  最奇妙的时刻在倒水之后。当食用油和色素的混合物被倒进清水,彩色的小球忽然像被施了魔法,一个个挣脱油层的包裹,拖着长长的尾巴往下沉。红色的先出发,像道闪电划破瓶底;蓝色的慢悠悠跟在后面,在水中散开成薄雾;黄色的最调皮,在中途拐了个弯,和蓝色撞在一起,瞬间变成片绿色的星云。

  教室后排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有同学的瓶子里下起了紫色的雨 —— 原来红色和蓝色撞在一起会变魔术;还有人不小心多加了洗洁精,彩虹雨变成了彩色的泡沫,在水面上跳着欢快的舞。我的瓶子里,三色彩带正在缓慢交织,最终在瓶底汇成片小小的彩虹,像谁把天空折成了碎片,悄悄藏在了玻璃深处。

  下课铃响时,李老师让我们把实验瓶带回家。我把瓶子放在窗台,看阳光穿过玻璃,在墙壁上投下流动的光斑。妈妈下班回来时,彩虹雨已经沉淀成层叠的色块,她的手指轻轻敲着瓶身:“这就是密度的魔法。” 晚风从纱窗溜进来,吹动窗帘的一角,瓶里的彩虹似乎也跟着晃了晃,像在点头同意。

  现在那瓶彩虹雨还摆在我的书桌前。色素早已沉淀成沉稳的色块,但每次看见它,总能想起科学课上的惊喜:红色素在油里打滚的模样,蓝色与黄色相遇时的惊艳,还有全班同学屏住呼吸的瞬间。原来最有趣的不是实验结果,而是那些等待的时刻,那些意外的发现,那些让眼睛发亮的瞬间 —— 就像瓶子里的彩虹雨,把科学的奇妙,轻轻滴进了每个好奇的心里。

  有趣的小实验

  科学课上,李老师突然从讲台底下变魔术似的掏出一个玻璃瓶、一包小苏打和半瓶白醋。"今天我们来做火山喷发实验!"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苏打倒进玻璃瓶,粉末像初雪般堆积在瓶底。同桌小雨递过来红色颜料,我们用滴管慢慢注入,白色的"雪山"顿时变成了诱人的草莓慕斯。前排的小林急不可耐地举着白醋瓶子,手指在瓶身上敲出"哒哒"的节奏。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李老师故意拖长声调。小雨的手有点抖,醋液顺着瓶壁滑下去时,像条透明的小蛇。突然,"雪山"内部传来"滋滋"的声响,紧接着玫红色的泡沫喷涌而出,瞬间漫过了瓶口!

  "哇!"全班惊呼。泡沫像被施了魔法般不断膨胀,在桌面上蔓延成一片"岩浆"。小林伸手想碰,被泡沫"咬"了手指——原来是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在破裂。我的实验记录本上溅了几滴"岩浆",晕染开的红色像朵小花。

  正当我们围着"火山"惊叹时,意外发生了。小雨的辫梢不小心扫过瓶口,整座"火山"突然倾倒!泡沫瀑布般泻向地面,吓得前排同学纷纷跳起来。李老师却笑着说:"看,这就是真实的火山喷发——永远充满意外。"

  下课铃响时,我们的手指都染成了淡红色,教室里飘着淡淡的醋酸味。走廊上经过的低年级学生扒着门缝张望,一定在好奇为什么我们桌上开着"玫瑰花"。而我最得意的,是实验报告上那片红色污渍旁写的小字:"本次实验证明,科学比魔法更神奇。"

  有趣的小实验

  "哇!真的浮起来了!"教室里传来一阵惊呼。今天科学课上,李老师要带我们做一个神奇的小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李老师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入大半杯清水,然后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生鸡蛋。"同学们猜猜,如果把鸡蛋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小明立刻举手:"肯定会沉下去!"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果然,鸡蛋像个小胖子一样,晃晃悠悠地沉到了杯底。

  "那怎样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李老师的问题像抛出了一个谜题。小红抢着说:"加盐!我在书上看到过。"老师笑着点点头,往水里加了一勺盐,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盐粒像雪花一样慢慢融化,可鸡蛋却懒洋洋地躺在杯底,一动不动。

  "再加盐!"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喊道。第二勺、第三勺......盐越加越多,水渐渐变得有点浑浊。突然,奇迹发生了!鸡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晃晃悠悠地离开了杯底,最后竟然浮到了水面上!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兴奋地讨论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李老师笑着解释:"盐水比清水密度大,浮力也就更大。当盐水的密度超过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能浮起来了。"原来这就是死海能让人漂浮的原理!

  最有趣的是小林的"意外发现"。他偷偷往自己杯子里加了好多盐,结果鸡蛋不仅浮了起来,还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样,在水面上蹦蹦跳跳。同学们笑作一团,小林红着脸说:"我这不是想看看加多了会怎样嘛!"

  下课铃响了,可大家还意犹未尽。这个简单的小实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现象,更让我们明白了科学的道理。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我真期待下一次的科学课,不知道李老师又会带我们探索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有趣的小实验

  今天,上午第二堂是作文课,老师提着一袋东西,早早来到教室。同学们争着问:“老师,今天写什么呀?”只见老师神秘地笑了笑,摇摇头。我想: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上课了,老师笑眯眯地问:“同学们,蜡烛点着后,怎样让它灭掉。”嘿,这算什么问题,太简单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吹灭呗”、“扇子煽灭”、“水泼”、“用脚踏”……老师说:“对,今天我做个实验,让蜡烛自己慢慢熄灭。”

  只见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只碟子,再往碟子里倒水,然后点燃一支短蜡烛,放在碟子中间,火苗越来越高。同学们瞪大眼睛看着,教室里雅雀无声。这时老师用一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只见蜡烛上火苗越来越小,还微微晃动了一下,几秒钟后,火苗竟然灭了,还飘着一缕淡淡青烟。眼尖的同学还发现杯子里还吸进不少水,这是怎么回事,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真怪”。

  老师说:“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占空气五分之一。蜡烛烧完了杯中氧气,杯里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灭了。因为烧掉五分之一氧气,所以把水吸了进来……”

  噢。我们恍然大悟,这里的学问真不少,这小实验,使我懂得不少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