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作文600字四篇
更新时间:2025/7/23 17:24:00   移动版

  东篱下的菊

  外婆家的篱笆角,总在霜降过后热闹起来。几十株菊花挤挤挨挨地站着,紫的像浸了夜色,黄的像揉碎的阳光,白的呢,就像刚落的雪还带着三分凉。它们不似春花那样招摇,却在草木凋零的时节,把整个院子都染得有了暖意。

  最早绽开的是那丛墨菊。花瓣层层叠叠裹着,像团没散开的浓云,凑近了闻,有股清苦的香,像外婆泡的菊花茶。清晨的露水凝在花瓣上,把紫黑的颜色衬得愈发沉静,连飞过的麻雀都要停在篱笆上看两眼,仿佛被这深沉的颜色镇住了。外婆说这墨菊最有性子,任凭秋风怎么吹,花茎都挺得笔直,像不肯弯腰的倔老头。

  正午的阳光晒得院子发烫时,黄菊就成了最醒目的景致。单瓣的 “金绣球” 张着笑脸,花瓣边缘卷着小小的波浪,像是被阳光吻过的痕迹;重瓣的 “醉杨妃” 却半开半合,藏着几分娇羞,花瓣上的纹路像谁用金线绣的,在光下闪闪发亮。我和表妹总爱摘几朵插进玻璃瓶,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看它们和墙上的年画相映成趣,倒让冷清的秋日多了几分热闹。

  傍晚的菊香里混着饭菜的味道。外婆摘了把白菊晾在竹匾里,说要给失眠的外公泡茶喝。“这菊要经霜打才好。” 她翻着花瓣,指腹蹭过带着细毛的花萼,“就像人要经点事,性子才稳当。” 我蹲在旁边帮忙捡枯叶,发现每片花瓣的边缘都带着点冻伤的红,却丝毫没影响它的盛放,反而让那白色多了层温润的质感。

  有次下秋雨,我担心菊花会被打蔫,特意跑去院子看。雨水顺着花瓣往下淌,把黄菊洗得愈发鲜亮,紫菊的颜色沉得像要滴下来,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丛野菊,长在石缝里,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花瓣却依然紧紧抱着花芯,像群抱团取暖的小家伙。外婆撑着伞站在廊下笑:“菊花生来就耐冷,越冷越精神。”

  现在每次去外婆家,我都会先往篱笆角瞅。看墨菊又抽出了新枝,黄菊的花苞鼓了多少,白菊的花瓣是不是还像初雪。外婆说等菊花开尽了,就把花籽收起来,明年春天撒在新翻的土里,到了秋天,又会是满院的热闹。

  其实菊花哪需要人特意惦记呢。它们懂得在该蛰伏时沉默,该绽放时热烈,把最动人的姿态,留在万物都开始退场的季节。就像那些在岁月里沉静下来的人,不用张扬,自有芬芳。

  霜枝上的火焰

  深秋的寒意渗进骨缝里时,教学楼前的菊花突然全开了。那是一种不管不顾的绽放,仿佛要把积蓄了一整年的热情,在霜降前全部燃烧殆尽。

  花圃里的菊花颜色各异。金黄的像熔化的阳光,紫红的似晚霞碎片,最夺目的是那丛"凤凰振羽",花瓣细长卷曲,宛如千百支小火把在风中摇曳。清晨的霜花还挂在花瓣上,阳光一照,每朵花都成了缀满钻石的灯盏。我们值日时总忍不住偷看,扫帚划过地面的节奏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

  科学老师说这些菊花是三十年前老校长亲手栽下的。那年他刚从干校回来,在教学楼前空地上种下几株奄奄一息的菊苗。如今花根已经蔓延成网,每年深秋都准时举起义旗般的花朵。现在花圃边的石牌上还刻着他的字:"宁可枝头抱香死",字迹被岁月磨得发亮,却比新漆的标语更有力量。

  最冷的那天,我看见后勤张爷爷在给菊花培土。他蹲在花丛里的样子,像只守护雏鸟的老麻雀。问他为什么这么用心,他摘下手套给我看手背上的冻疮:"这些花啊,比我们谁都硬气。"果然,第二天清晨,被夜霜打蔫的花朵,在朝阳里又挺直了腰杆,花瓣边缘的冰晶融化成水珠,滚落时带走最后一丝怯懦。

  现在每次经过花圃,我都会想起美术课画菊花时,老师说的"傲霜枝"。当时觉得不过是形容词,如今才懂那是生命最本真的姿态——愈是寒冷,愈要绽放得炽烈。这些秋菊从不羡慕春花的娇嫩,它们选择在万物蛰伏时独舞,用火焰般的色彩,把整个秋天都烫出一个温暖的洞。

  菊韵

  深秋的风裹着寒意钻进衣领时,小区花坛里的菊花正开得热闹。远远望去,像谁打翻了调色盘,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紫的若霞,在萧瑟的秋风里摇曳生姿。

  我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朵鹅黄色的菊花。它的花瓣细长卷曲,像少女烫卷的刘海,边缘还泛着丝绒般的光泽。花蕊金灿灿的,沾着几星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凑近闻,有股淡雅的清香,不似春花的甜腻,倒像秋夜的月光,清冽中带着一丝温暖。

  记得去年重阳节,奶奶总会在晨光里采几朵菊花泡茶。她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摘下花瓣,放进青瓷杯里,滚烫的水一冲,花瓣便舒展开来,在水中打着旋儿。"菊花茶败火,"奶奶笑着说,"你看这菊花,越冷开得越精神。"我捧着杯子,看热气袅袅升起,恍惚间,仿佛看见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的身影。

  小区里的张爷爷也爱菊。他在楼下的小花园里辟了半亩地,专门种菊花。入秋后,那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张爷爷弓着腰侍弄花苗的样子,像极了呵护孩子的父亲。他说:"菊花最懂事,不争春光,偏在寒露霜降时绽放。"果然,当其他花草都蔫头耷脑时,他的菊花却开得愈发精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最难忘去年冬天,张爷爷走了。葬礼那天,他的子女捧来一盆盛开的菊花放在灵前。那菊花开得正艳,花瓣上还凝着晨露,在肃穆的灵堂里显得格外鲜活。我忽然明白,菊花为什么被称为"花中隐士"——它不与百花争艳,却在最清冷的季节绽放,用倔强的美丽温暖着萧瑟的人间。

  此刻,望着花坛里摇曳的菊花,我忽然想起张爷爷常说的话:"人这一辈子,就要像菊花一样,活得有骨气。"秋风掠过,几片花瓣飘落,像极了黄色的蝴蝶。我弯腰拾起一片,夹在书页里,让这抹秋色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

  

  十一月的天更高更冷了,十一月的云更轻更淡了,十一月的秋更深更浓了。在十一月里,菊花们迎来了它们一年一度,最能傲然昂首挺胸的时代。这时的菊花娇美而不做作,华贵而不孤冷,它们或是单枝单枝透着各自不同的风味、特色,或是一簇簇、一团团的组扮成一片菊海,都露出一种斯斯文文、风高亮洁的气质,看着就令人怦然心动。

  星期日的午后,我便来到一家盆景店,准备为装点我们亲爱的校园出一份力。一走到摆放菊花的地方,我的眼就花了。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几十盆菊花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地在花架上,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小花骨朵;有的才刚刚张开花蕾,玲珑小巧,精致可爱;而有的则已经完全舒展开来了,格外得楚楚动人。我捉摸不定着,犹豫着该买哪一盆,几分钟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选定了一盆平凡无奇却又别具一格的菊花。

  早晨的空气极其清新,东方也露出了淡淡的曙光,我高高兴兴早早来到学校。教室里,已有不少同学将自己心爱的菊花拿出来了。大家的菊花凑在一起,无论是大是小,是高是矮,都有着自己别样的风采、惊人的美丽。

  下午,在老师们的精心策划和帮助辅导下,同学们都把菊花放到了校园的大花圃上,围成了各式各样的造型和我校的两个主题大字——和悦,既富有创意又具有意义。细细端详,菊花们有的端庄典雅,有的奔放豪迈,有的温婉迷人,有的似高山上的流水直泻而下,有的如涓涓小溪缓缓地流淌。远望、俯瞰,更是一派壮观的景象,一片五彩缤纷,是朝晖园里心意与爱的荡漾!

  旖旎的晨光中,恬静的暖阳下,黄昏的云霞里,一朵朵菊花绽放着它们最美的笑容,与我们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