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美的作文4篇
更新时间:2025/8/3 21:43:00   移动版

  雨巷

  雨丝像银线般斜织着,将整条青石板巷笼在朦胧的水雾里。我撑着一把素色油纸伞,踩着湿润的石阶缓步前行,鞋底与石板相触的声响,在雨巷中荡开清浅的回音。

  巷子两侧的灰墙爬满了青藤,雨水顺着叶片滚落,在墙根绽开一朵朵透明的花。偶有雨珠从屋檐坠下,"叮咚"一声轻叩石板,惊得墙角那丛野菊轻轻颤动。淡紫色的花瓣上滚动着水珠,像少女含泪的眼眸,盈盈欲语。

  转角处,一位撑着蓝布伞的老妪缓缓行来。她佝偻着背,脚步蹒跚,伞面上的雨珠串成珠帘,将她斑白的发丝染得愈发晶莹。我们擦肩而过时,她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像穿透岁月迷雾望见了什么,嘴角牵起一抹温暖的笑意。那笑容在雨雾中晕开,恍若一朵迟开的花。

  雨势渐收,夕阳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巷口传来卖豆腐老人的梆子声,悠长的调子在暮色里荡漾,惊起檐角栖息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掠过水洼,翅膀上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我收起油纸伞,任最后一滴雨珠从伞尖坠落。巷子里的水汽氤氲着淡淡的柴火香,混合着雨后泥土的清新,萦绕在鼻尖久久不散。这雨巷的黄昏,像一首未写完的诗,在时光里洇染出温柔的墨痕。

  晨溪

  山雾还没散尽时,溪水里浮着碎银似的光。我踩着露水往溪边走,草叶上的露珠顺着裤脚滚下来,凉丝丝的,像沾了串小水晶。

  溪岸的野菊开得正盛,紫的、黄的花盏里盛着露水,风一吹就轻轻晃,把金粉似的阳光抖进水里。石缝里藏着几只小螃蟹,举着米粒大的钳子横着走,被溪水漫过脚爪时,突然缩成团,像块会动的小石子。我蹲下来掬水喝,舌尖沾着点清甜,抬头看见对岸的芦苇丛里,有只白鹭扑棱棱飞起,翅膀扫过水面,带起的涟漪把阳光揉成了碎金。

  最妙的是溪底的鹅卵石。有的像被晚霞染过,红扑扑的;有的缀着青苔,绿得发脆。水流过石缝时,发出叮咚的响,像谁在弹玻璃琴。我捡了块扁扁的白石片打水漂,石片在水面跳了三下,溅起的水花里,竟藏着道小小的彩虹,转瞬就融进了晨光里。

  雾散的时候,溪水变得透亮。岸边的蒲公英撑着白伞,风过时就簌簌飞,有的落在水面,跟着水流去远方。我把带来的玻璃罐装满溪水,里面漂着片枫叶,像条小小的红船。回家的路上,罐子里的阳光还在跳,晃得手心里暖洋洋的 —— 原来自然的诗从不用笔写,是露水里的光,是溪声里的琴,是石片跳过水面时,那道转瞬即逝的、甜甜的虹。

  月光下的琴声

  老宅天井里的月光,总在子夜时分调成最适合回忆的亮度。

  那架走音的立式钢琴是奶奶的嫁妆,琴键泛黄如旧书信。我六岁初学琴时,手指够不到八度,她就用晒衣夹固定我的小指:"看,月光在帮你拉伸呢。"其实是她悄悄托着我的手腕,掌心的茧子摩挲出沙沙的伴奏。

  十二岁考级前夜,我置气砸响琴盖。奶奶不言语,只推开雕花木窗。忽然有萤火虫从茑萝丛中游来,停在中央C键上,尾灯随着《月光》的节奏明灭。那一刻我忽然听懂,所谓完美不是音符的精确,而是琴凳上三代人压出的凹痕里,蓄着的温度。

  去年冬天收拾老宅,发现琴箱里藏着本手抄谱。褪色的钢笔字旁,是奶奶用针线缝的音符——她把毛线拆成不同粗细的线段,在五线谱上绣出跳动的旋律。最末页还别着枚顶针,金属内壁刻着极小的字:给手小的你。

  现在每次弹错音,都错觉身后有双虚托的手。窗外的茑萝已经攀满琴身,而某个夏夜,或许会有新的萤火虫,循着走音的旋律前来赴约。

  《雨后,在小镇的石板路上》

  雨停了,青灰的云幕被谁轻轻拉开一角,阳光像金色蜜汁,慢慢淌下来。我收起伞,站在小镇的石板路中央,听见脚下每一块石头都在深呼吸。它们被雨洗得发亮,缝隙里积着细碎的银子——是阳光与水的合作,闪闪烁烁。

  空气里浮着泥土的甜,混合着栀子与面包的香味。一只蜗牛从石缝探出触角,像背着壳的旅行者,小心翼翼地丈量世界的宽度。我蹲下来,为它让路。蜗牛身后拖出一道银线,弯弯绕绕,像写在地上的诗行,很短,却足够温柔。

  风从河埠头吹来,带着水汽的凉。乌篷船静静泊在岸边,船篷滴着残余的雨,叮咚作响,仿佛替刚刚离开的游人保存回声。船夫坐在船尾,点燃一支旱烟,烟雾在金色光柱里上升,又缓缓散开,像一段往事被岁月轻轻抚平。

  远处,白墙黛瓦的屋顶升起一缕炊烟,笔直地攀向天空,像写给远方的一封长信。我抬头望,云朵被夕阳染成玫瑰色,像极了母亲端上餐桌的桃子酱,甜蜜而安静。

  我慢慢走着,不愿惊动这刚刚苏醒的小镇。雨后的石板路很滑,却滑不掉此刻的安心。世界似乎在这一瞬被重新擦拭,连心跳也变成清澈的鼓点。走到巷口,我回头望:那条被雨水亲吻过的路,正闪着微光,像一条通往明天的河流,静静流淌,流向更辽阔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