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的诗句
礼堂后排的吊扇转得很慢,把九月的热风切成碎块。我攥着那张皱巴巴的朗诵稿,指尖把 “蒹葭苍苍” 四个字洇出深色的痕 —— 这是第三次彩排时,被评委说 “像念说明书” 的稿子。
赛前一周的每个傍晚,操场角落的老槐树下总蹲着个念诗的影子。我把稿子读得滚瓜烂熟,可政教处的老师听完摇摇头:“你得让听众看见芦苇荡。” 那天黄昏的风卷着落叶掠过脚踝,忽然想起祖父讲过,他年轻时在河边听船工号子,“那调子能把浪花儿都喊得站直了”。
我开始对着镜子练眼神,模仿课本里插图中古人的姿态。母亲把客厅的落地灯拧到最亮,说这就是我的聚光灯。她举着手机录像时,镜头里的我总在 “溯洄从之” 处卡壳,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的铁丝。“别想输赢,” 她擦去我额角的汗,“想想你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心里看见的是什么。”
比赛当天,后台的镜子映出排歪歪扭扭的领结。前位选手的激昂朗诵震得墙壁发颤,我忽然听见自己的心跳盖过了音乐 —— 像老槐树下那只总被惊飞的麻雀。当报幕声落下,聚光灯砸在脸上的瞬间,反而奇异地静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开口的刹那,喉结像卡着片芦苇叶。但当 “所谓伊人” 四个字滑出舌尖时,忽然看见祖父说过的那条河,晨雾里的芦苇荡在风里起伏,有个模糊的影子在水中央。我抬手时,袖子扫过话筒线,发出轻微的声响,倒像露水落在苇叶上的脆。
鞠躬时,听见后排传来零星的掌声。下台路过评委席,看见最严厉的那位老师在笔记本上写:“有雾。” 走廊的窗户外,老槐树的叶子正被风掀起银亮的面,像谁在为我鼓掌。
后来颁奖仪式上,我拿到张 “最佳意境奖” 的奖状。母亲把它贴在书桌上方,和那张被揉皱的初稿并排。如今再读 “宛在水中央”,总能想起聚光灯下的那片虚景 —— 原来好的朗诵从不是声嘶力竭,是让心里的芦苇荡,在别人的耳朵里,也能长出晨雾的模样。
那次比赛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念诗。是当聚光灯亮起时,敢把自己的心跳,融进那些流传千年的平仄里;是知道有些紧张的颤抖,或许正是诗句该有的温度。
那次朗诵比赛
那是我第一次站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参加朗诵比赛。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记得那天清晨,我穿着妈妈特意熨烫平整的白衬衫,蓝色百褶裙随着脚步轻轻摆动。手心里攥着被汗水微微浸湿的稿纸,上面是我反复修改了十几遍的诗歌《春天的邀请函》。语文老师李老师蹲下来帮我整理红领巾,她温暖的手指拂过我的衣领:"记住,把观众当成你最好的朋友,把你的感受说给他们听。"
礼堂里坐满了人。我站在舞台侧幕,透过缝隙看见前排评委老师严肃的面孔,听见此起彼伏的翻动评分表的沙沙声。突然,我的膝盖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稿纸在手中簌簌作响,那些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句突然像受惊的鸟儿一样飞走了。
"下面有请五年级三班的张小雨同学。"主持人的声音像一道闪电劈中了我。我机械地走向舞台中央,刺眼的聚光灯让我眼前发白。礼堂里安静得可怕,我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就在这时,我看见了坐在第三排的妈妈,她正用口型对我说:"加油"。
深吸一口气,我开始了朗诵:"春天寄来一封邀请函..."奇怪的是,当第一个字说出口后,那些诗句又乖乖回到了我的脑海里。我渐渐忘记了紧张,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诗中的场景:嫩绿的柳枝拂过水面,粉白的杏花绽放在枝头,燕子衔着新泥掠过屋檐。我的声音随着诗句的意境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手臂也不自觉地跟着摆动起来。
朗诵到最后一节时,我完全沉浸在了诗歌的世界里:"来吧,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在春天的原野上相遇..."当最后一个字落下,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看见李老师在台下悄悄抹眼泪,评委老师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二等奖。但比奖状更珍贵的是,我战胜了自己的胆怯,收获了成长的勇气。现在每当我路过学校礼堂,总会想起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小女孩,想起她如何用声音描绘出一个美丽的春天。那次朗诵比赛教会我: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那次朗诵比赛》
舞台的追光灯亮起时,我的手心沁出了一层薄汗。站在后台幕布后,能清晰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像擂在战鼓上的鼓点,一下比一下更猛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朗诵比赛,此刻,所有的紧张与期待都化作了掌心里潮湿的温度。
记得报名时,语文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你的声音很有感染力,试试吧。"我犹豫了很久才点头。每天放学后,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我和镜子。我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对着墙壁练习气息,把稿子翻得卷了边。那些日子里,连做梦都在背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
"下面有请12号选手。"主持人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踏上舞台的瞬间,刺眼的灯光让我有些恍惚。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席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我的腿微微发颤。就在这时,我看见了第三排那个熟悉的身影——是语文老师!她正对我竖起大拇指,眼里闪烁着鼓励的光芒。
深吸一口气,我开始了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起初声音还有些发抖,但随着诗句流淌,我渐渐沉浸其中。我看见文字在眼前化作画面:海浪轻吻沙滩,春风吹开蓓蕾,阳光在指尖跳跃......当我念到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声音已经变得坚定而清澈。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我看见评委老师在点头,看见同学们在欢呼,更看见语文老师眼中闪烁的泪光。那一刻,所有的紧张都化作了难以言喻的喜悦。原来站在舞台上,用声音传递情感是这么美妙的事;原来克服恐惧、勇敢尝试,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捧着三等奖的证书走出礼堂,初夏的风裹挟着槐花香拂过脸颊。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人生就像朗诵,重要的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每当我想起舞台上的那束追光,就会想起老师的话:"站在聚光灯下的你,真的很耀眼。"
那次朗诵
“燕子展翅,雄鹰翱翔……”视频中的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个个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毕业诗歌。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朗诵、配音乐、走台。我们终于等到了周一下午的毕业诗朗诵,这是我们在朝晖园里参加的最后一个活动,所以我们全班格外努力、用心。
周一下午,太阳似乎也在为我们加油,将热情洒满大地。体育馆内,人头攒动,热浪袭人。“接下来,请听六2班同学带来毕业诗朗诵《xx》。”那么快,六2之后就是我们了。我长舒一口气跟随队伍来到候场区,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儿。我大口大口的呼吸,以此来缓解我紧张的心情。“接下来请欣赏六3班毕业诗朗诵《感恩的心》。”既来之,则安之。我僵硬地迈开步子向舞台走去。一级,两级,三级,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会掉下去。转过身,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射”在我们身上,我的脸立刻滚烫起来,这时,悠扬的旋律飘了出来,邵书杭也应和着音乐深情朗诵、到齐诵了,我把自己所有深情和对母校的眷恋全部都投入到这首诗中。我用了自己最丰富的情感去演绎它。渐渐地,我的眼前竟浮现出以往的画面:上课开小差老师责备的目光;下课时同学们一起开心的嬉戏打闹,那一张张笑脸定格在心中;考试后的喜悦或悲伤……这点点滴滴勾起了我对相处了六年的母校和同学们的不舍。“向朝晖敬礼!”我认真地行了一个标准的队礼。台下掌声雷动,一直到我们下台也久久的回响在体育馆内。他们似乎也被我们那真挚、深情的朗诵打动了。
那次朗诵,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