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在的时候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像往常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可是等了好几分钟,语文老师却迟迟没有出现。班长看了看手表,疑惑地自言自语:"老师怎么还没来呢?"
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前排的小明转过身去,和后桌的小刚窃窃私语;平时最文静的小红也和同桌小声讨论着昨晚的电视剧;后排的几个男生更是变本加厉,开始玩起了"拍手游戏",清脆的"啪啪"声在教室里回荡。
突然,教室后排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原来是调皮鬼小张把椅子给弄翻了!这声响动让原本嘈杂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一秒,但很快又恢复了喧闹。我的同桌小美从书包里掏出一包零食,偷偷掰下一半递给我:"快吃,老师不在!"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班长站在讲台上,用力拍着黑板擦试图维持秩序:"安静!老师马上就来了!"可是她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同学们的谈笑声中。这时,我看见平时最守纪律的学习委员居然也在和邻桌说笑,连窗边的"小哨兵"都放松了警惕,和别人聊起了游戏。
就在教室里闹得不可开交时,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语文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站在门口,同学们顿时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全都乖乖地坐回了座位。我赶紧把没吃完的零食塞进抽屉,心虚地低下了头。
老师环视了一圈教室,平静地说:"看来我不在的时候,大家很开心啊。"教室里鸦雀无声,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即使没有老师监督,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纪律。因为真正的自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
没有老师的自习课
数学老师刚走出教室,后排就传来 “咻” 的一声 —— 是纸飞机擦着吊扇飞过去,翅膀上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函数图像。前排的女生们捂住嘴笑,铅笔盒里的橡皮却照样在草稿纸上跳着几何舞。
班长突然站起来,黑板擦在讲台上 “啪” 地一拍。他的眼镜滑到鼻尖,却没像平时那样推上去:“数学作业最后两道题,十分钟后讲思路。” 喧闹声像被扎破的气球,慢慢瘪下去,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我咬着笔头算应用题时,后桌的男生正用圆规在橡皮上刻小人。发现我回头,赶紧把 “作品” 塞进笔袋,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可等我再转过去,他的草稿纸上已经列好了方程,步骤比课本上的例题还工整。
窗外的麻雀落在窗台上,歪着头看我们。有只胆大的蹦到窗台内侧,叼起片掉落的纸屑。前排的语文课代表慢慢站起来,捏着纸巾把麻雀捧出去,动作轻得像在托着片羽毛。全班同学都停下笔看她,直到麻雀扑棱棱飞走,才齐刷刷地低下头,连翻书声都变得小心翼翼。
老师推门进来时,夕阳正透过纱窗在作业纸上投下格子影。班长在讲台上讲解解题思路,后排的男生举着手提问题,纸飞机早被折成了书签,夹在昨天的课堂笔记里。
“看来我没来,大家也没偷懒。” 老师笑着放下教案,目光扫过整齐的作业堆。我突然发现,那些偷偷藏起来的小动作,那些心照不宣的安静,都是我们给自己的成长礼物 —— 就像窗台上那道麻雀留下的浅痕,不显眼,却藏着群孩子悄悄长大的秘密。
当老师转身之后
期中考试的监考老师刚踏出教室,空气就泛起了微妙的涟漪。前桌的李小胖突然挺直腰板,活像只警觉的土拨鼠,他藏在橡皮里的"秘密武器"——一张写满公式的纸条,此刻正在指间若隐若现。
教室右角传来笔帽轻叩桌面的摩斯密码。林小雨用0.5mm的黑色水笔在草稿纸上画函数图像,笔尖的走向却暗藏玄机:抛物线顶点标着选择题答案,渐近线末端藏着填空题提示。她的马尾辫随着书写轻轻摇晃,发梢扫过后排张明的卷子,像某种心照不宣的暗号。
最戏剧性的是教室后门的小插曲。正当李小胖准备展开终极行动时,一阵穿堂风突然撞开了虚掩的门。所有人瞬间冻结,李小胖的纸条像中了魔法般粘在掌心。直到确认不是老师归来,他才长舒一口气,结果这声叹息太响,引得半个考场憋笑到肩膀发抖。
当老师的脚步声重新在走廊响起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窸窣的"收卷"声。李小胖急中生智把纸条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的模样活像偷吃坚果的仓鼠。阳光斜斜地照在收齐的试卷堆上,那些被反复摩挲的卷角,无声记录着这场微型叛乱。而讲台上残留的半截粉笔,不知何时已被谁的袖口蹭成了心形。
《老师不在的二十分钟》
下午第二节是语文,上课铃响过,走廊却迟迟没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教室里先是安静三秒,随后像被戳破的气球,“嗡”地炸开了。
前排的“小广播”周启航率先冲到门口,探头左右望,回头做了个夸张的鬼脸:“老师真的没来!”话音未落,后排的李子豪已经举起扫把当吉他,唱起了《孤勇者》,瞬间点燃全场。女生们掏出折好的星星纸,开始比赛谁扔得准;男生们则把书立起来搭“城堡”,再用橡皮当炮弹互射。笑声、叫声、拍桌子声此起彼伏,像一锅煮沸的水。
我正写着数学作业,忽觉头顶一凉——同桌王雨桐把一张“乌云”便利贴贴在我脑门上。“下雨啦!”她咯咯笑。我佯装生气,却也被感染,干脆把草稿纸卷成话筒,加入“演唱会”。就在这时,班长林嘉怡“啪”地一拍讲台:“安静!再吵记名字!”她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习”两个大字,又补一句:“谁再吵,就抄《出师表》!”同学们瞬间安静,只剩风扇呼呼转。
可不到五分钟,“小广播”又忍不住小声爆料:“听说老师去开会了!”话音刚落,最后一排的赵明宇突然举手:“老师来了!”全班立刻作鸟兽散,扫把、星星纸、橡皮炮弹统统归位。我们端端正正坐好,心跳如鼓。
门被推开——原来是隔壁班的王老师路过。虚惊一场后,大家相视而笑,却再也不敢闹腾。二十分钟里,我们像坐了一趟过山车,从沸腾到寂静,从放肆到收敛。
老师最终抱着试卷匆匆赶来,她不知道,刚才的教室曾短暂地变成游乐场。但我知道,那二十分钟让我明白:没有规则的自由,就像没线的风筝,飞得再高,也会一头栽下。
老师不在的时候
这一天,班主任王老师要出校学习,她临出门前大声交代我们:“下午的语文课每人写一篇有意义的日记。”然后急匆匆走了。
没有老师守着的语文课,教室里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比郊游时还要兴奋。
大约过了三、四分钟,听到楼梯上有咚咚的脚步声,同学们以为王老师回来了,说话的同学马上闭上了嘴,看小人书的忙着藏起自己心爱的连环画,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同学也连忙坐得端端正正,有的同学还用书遮住自己忍不住笑的脸,强装专心致志学习的样子。更有趣的是有个同学慌忙中抓起课外书胡乱翻阅起来,竟然把书拿倒了,也顾不上倒回来……
教室门被推开了,没想到,进来的是隔壁四年级的王老师!看到我们安静的样子,王老师背着手微微点着头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满意地出去了。同学们的闹劲一下子减少了,虽然还有几个大胆的同学低声跟同桌闲谈,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吓”得安静了下来。就在这个时候,班主任王老师轻轻地推门进来了,她看到一个个同学“专心致志”学习的情景,欣慰的笑容顿时洋溢在脸上。